峡江寺飞泉亭记
作者:祝穆 朝代:唐代诗人
- 峡江寺飞泉亭记原文:
-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朝求百骑尽如龙,赵女齐儿一队中。席帽长衫浑不辨,只教银镫露双弓。
原来如此。
曾向吴山训子衿,岂期贫病苦相侵。一身卒岁无衣褐,十口逢灾罄橐金。载酒久无来问字,绝弦今已少知音。贤侯与我虽非旧,倾盖相知意更深。
万木凋残众岭寒,诛茅栖息易为安。朝来犹有寻幽者,不畏崎岖磴百盘。
宁静郡主尚能不动声色,香云气得暗自磨牙。
- 峡江寺飞泉亭记拼音解读:
- hán guāng hún shì guì wú míng ,hé yòng gū gāo bǐ yún yuè ?
cháo qiú bǎi qí jìn rú lóng ,zhào nǚ qí ér yī duì zhōng 。xí mào zhǎng shān hún bú biàn ,zhī jiāo yín dèng lù shuāng gōng 。
yuán lái rú cǐ 。
céng xiàng wú shān xùn zǐ jīn ,qǐ qī pín bìng kǔ xiàng qīn 。yī shēn zú suì wú yī hè ,shí kǒu féng zāi qìng tuó jīn 。zǎi jiǔ jiǔ wú lái wèn zì ,jué xián jīn yǐ shǎo zhī yīn 。xián hóu yǔ wǒ suī fēi jiù ,qīng gài xiàng zhī yì gèng shēn 。
wàn mù diāo cán zhòng lǐng hán ,zhū máo qī xī yì wéi ān 。cháo lái yóu yǒu xún yōu zhě ,bú wèi qí qū dèng bǎi pán 。
níng jìng jun4 zhǔ shàng néng bú dòng shēng sè ,xiāng yún qì dé àn zì mó yá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⑶拨:划动。
①官舍:即官府。萧萧:象声词,草木摇落声。闲官:指当时诗人所任商州团练副使之职。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相关赏析
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杀人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不难看出,这只曲子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那样的“渔夫”。说“渔夫”“傲杀人间万户侯”,正表明他鄙视那些“万户侯”。说“渔夫”“不识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古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在任何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这句的“傲”字,既有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之意,又有不愿在宦海中“风波千丈担惊怕”,希图逃世的思想。虽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却也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的骨气和那个时代投射在他们心灵上的暗影,抒发了他们的不平之慨。
这首诗先描写,后抒情,两者结合紧密。诗人把雕弓、宝剑、夜光、秋风,走马等形象集中起来,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描写之中充溢着诗人的报国热情。抒情时,诗人抓住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直述以国为家,先国后家的决心。这首诗语言简炼、生动,节奏感强。
作者介绍
-
祝穆
祝穆(?~1255年),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祖籍婺源(今属江西),曾祖祝确为朱熹的外祖父,父康国是朱熹表弟,跟随熹母祝氏居崇安。